1月18日-23日 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是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應在穩定的前提下逐步加以完善。完善的主要途徑應是發展多形式、多層次的服務,并逐步形成社會化服務體系。科技興農是農業的希望所在,要在去年科技、教育興農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努力把科技、教育興農這件大事繼續向前推進一步。
1月28日-2月18日 鄧小平在視察上海時指出,開發浦東不只是浦東的問題,是關系上海發展的問題,是利用上海這個基地發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問題。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中國在金融方面取得國際地位,首先要靠上海。他指出,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都是手段,市場也可以為社會主義服務。發展經濟,不開放是很難搞起來的。要克服一個怕字,要有勇氣。什么事情總要有人試第一個,才能開拓新路。試第一個就要準備失敗,失敗也不要緊。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點,膽子更大一點,步子更快一點。
2月2日-6日 全國統一戰線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要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兩面旗幟,鞏固和擴大包括兩個范圍的聯盟在內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一個是大陸范圍內以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為政治基礎的團結全體勞動者和愛國者的聯盟,一個是大陸范圍以外以愛國和擁護祖國統一為政治基礎的團結臺、港、澳同胞和國外僑胞的聯盟。
2月25日-3月1日 國務院召開的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討論了《經濟體制改革“八五”綱要和十年規劃》以及1991年經濟體制改革的要點。提出90年代經濟體制改革的總目標是: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新體制和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運行機制。圍繞這個總目標,建立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建立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企業制度;建立統一開放、平等競爭、規劃健全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建立直接調控與間接調控相結合、以間接調控為主,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調控的宏觀調控體系;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分配形式為補充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
3月3日 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八五”期間扶貧開發工作的目標是在“七五”期間工作的基礎上實現兩個穩定:一是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提高糧食產量,使貧困地區的多數農戶有穩定解決溫飽問題的基礎;二是發展多種經營,進行資源開發,建設區域性支柱產業,使貧困戶有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源,為爭取到本世紀末貧困地區多數農戶過上比較寬裕的生活創造條件。
3月16日 《人民日報》報道,新華社記者近日就臺灣當局2月22日通過的“國家統一綱領”采訪我有關方面負責人。這位負責人說,這份文件主張只有一個中國,中國應當統一,表示同意要“開放兩岸直接通郵、通航、通商”,“推動兩岸高層人士互訪”,這是臺灣當局對統一問題作出的一個有意義的表示。但是,這份文件仍然提出了一些不合情理的條件,人為地拖延實現直接“三通”及兩岸高層人士互訪等許多現在就可以做的事情,仍然堅持臺灣當局在統一問題上的固有主張,這只能延誤統一的進程。談話重申中國共產黨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堅決反對臺灣獨立,反對任何導致“兩個中國”、“一國兩府”的言行。
3月25日-4月9日 七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李鵬代表國務院作《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的報告》。綱要提出,1991―2000年的總目標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第二步戰略目標,把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在大力提高經濟效益和優化經濟結構的基礎上,國民生產總值按不變價格計算,到本世紀末比1980年翻兩番。人民生活水平從溫飽達到小康。會議根據李鵬總理的提名,決定任命鄒家華、朱镕基為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為國務委員。會議還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法》。
4月15日-19日 全國紀律檢查工作會議在濟南舉行。會議提出,今后一個時期紀檢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嚴肅查處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的案件,著重查處經濟領域里黨員干部的違紀案件,堅決查處嚴重官僚主義失職、瀆職的案件,繼續查處以權謀私、侵犯群眾利益的違紀案件,認真查處違反人事紀律的案件。同時,各級紀委要認真抓好道德敗壞、腐化墮落等各類黨內違紀案件的查處工作。
4月22日-25日 全國“八六三”計劃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截至當時,“八六三”計劃實施五年,取得科技成果四百多項,其中五十多項達到國際上80年代中、后期水平。會議宣讀了鄧小平為中國科技事業的題詞:“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
4月26日 新華社報道,慶祝《列寧全集》中文第二版六十卷出版發行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
5月12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做出《關于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決定》。決定指出,我國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綱要提出:“爭取今后十年平均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千分之十二點五以內。”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統一認識,切實加強對計劃生育工作的領導。
5月16日 國務院發出《關于進一步增強國營大中型企業活力的通知》。通知指出,國營大中型企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支柱和骨干,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增強其活力,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和實現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關鍵,直接關系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應從改革內部管理和外部環境兩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增強國營大中型企業的活力。
5月16日-19日 應蘇聯總統、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的邀請,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對蘇聯進行正式訪問。江澤民這次訪蘇,是對戈爾巴喬夫1989年5月訪華的回訪,也是中蘇兩國自1989年恢復正常關系以來,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對蘇聯的首次正式訪問。16日,中蘇雙方就中蘇邊界東段劃界問題簽署了協定。
5月23日-27日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會上發表講話,高度評價鄧小平關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斷,指出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把經濟建設真正轉移到依靠科學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會議選舉朱光亞為中國科協第四屆全國委員會主席。
6月7日 國務院發出《關于繼續積極穩妥地進行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合理調整現有公有住房租金,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到成本租金。職工購買公有住房,在國家規定的住房面積以內,實行標準價。10月17日,國務院住房制度改革領導小組提出《關于全面推進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見》,總目標是:按照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要求,從改革公房低租金制度著手,將現行公房的實物福利分配制度逐步轉變為貨幣工資分配制度,由住戶通過商品交換(買房或租房),取得住房的所有權或使用權,使住房這種特殊商品進入消費品市場,實現住房資金投入產出的良性循環。
同日 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負責人就臺灣當局宣布于5月1日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一事發表談話指出,“動員戡亂時期”及“臨時條款”本來就是非法的,早就應該廢除。現在決定終止,仍不失為正視現實、降低敵意之舉,應當說是一個進步。這位負責人受權建議:兩岸有關部門和所授權的團體或個人盡快商談實現直接“三通”和雙向交流的問題;國共兩黨派代表進行接觸,為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逐步實現和平統一祖國的談判創造條件;中共中央歡迎國民黨中央負責人以及國民黨中央授權的人士訪問大陸,如國民黨邀中共中央代表訪問臺灣,我們愿意前往共商國是。
7月1日 中共中央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大會。江澤民發表講話,在回顧黨的七十年奮斗歷程時,把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為中國社會的進步所做的貢獻歸納為三件大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消滅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道路,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同日 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修訂、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選集》第一至第四卷第二版在全國發行。
7月、8月 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經中共中央黨史領導小組批準、審定,《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卷和《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分別正式出版。
9月23日-27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工作會議。23日李鵬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關于當前經濟形勢和進一步搞好國營大中型企業的問題》的講話。會議確定1992年經濟工作的指導方針是: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在鞏固治理整頓的成果和繼續保持總供給與總需求基本平衡的基礎上,將經濟工作的重點轉移到調整結構和提高效益的軌道上來。27日,江澤民在會上講話,強調要把搞好國營大中型企業作為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一件大事,擺到突出位置,集中精力抓下去。
10月23日 國務委員宋健在國務院知識產權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宣布成立國務院知識產權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協調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在知識產權方面的立法和執法工作,進一步擴大對外科學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我國科學技術進步,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繁榮和發展。知識產權領導小組由宋健任組長。
11月1日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人權狀況》白皮書,闡述中國關于人權問題的基本立場和基本政策,以大量事實介紹了新中國建立后中國人權狀況發生的根本變化。
11月5日-10日 越共中央總書記杜梅和部長會議主席武文杰率領越南高級代表團對我國進行正式訪問。江澤民總書記、李鵬總理同杜梅總書記、武文杰主席舉行會談。兩國領導人一致認為:中越關系已經實現正常化。江澤民指出,隨著兩國關系的正常化,兩黨也將在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政四項原則的基礎上進行正常往來。
11月25日-29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決定》。決定提出了90年代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主要任務: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效益要提高到新水平,到本世紀末確保糧食總產量達到五千億公斤,農村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農村改革要有一個新的進展,逐步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發展的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農村社會面貌要有新的變化。決定還提出了必須始終把農業真正擺在首位;必須繼續穩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斷完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機制等基本原則。全會審議并通過了《關于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決定黨的十四大于1992年第四季度在北京舉行。
11月27日 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第二期工程在湖北宜昌通過國家正式驗收。至此,這一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宣告全部竣工。
12月11日-16日 國務院總理李鵬對印度進行正式友好訪問。這是31年來中國總理對印度的首次訪問,也是對印度已故總理拉吉夫·甘地1988年訪華的回訪。
12月15日 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核電站30萬千瓦的秦山核電站并網發電。該電站位于浙江省海鹽縣秦山北麓,滿功率發電后,每年可向華東電網輸送核電十五億千瓦時。
12月16日 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在北京成立。這是一個以促進海峽兩岸交往,實現祖國統一為宗旨的民間組織。汪道涵當選會長,榮毅仁任名譽會長。
12月27日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錢其琛致電俄羅斯聯邦外長,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認俄羅斯聯邦政府并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原蘇聯特命全權大使王藎卿改任為駐俄羅斯聯邦特命全權大使。錢其琛還分別致電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摩爾多瓦等11國外長,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認這些國家的獨立,并準備分別進行談判有關建交事宜。此前,12月21日,俄羅斯等11個獨立國家領導人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圖聯合舉行記者招待會,正式宣告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不復存在。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21617.8億元,比上年增長9.2%,其中,第一產業增長2.4%,第二產業增長13.9%,第三產業增長8.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94.6億元,其中國有單位完成基本建設投資2115.80億元。全國財政收入3149.48億元,比上年增長7.2%;財政支出3386.62億元,比上年增長9.8%。全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9415.6億元,全年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比上年增長2.9%。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7225.8億元,其中出口3827.1億元,進口3398.7億元,出超428.4億元。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700.60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708.55元。